鴿子花學名珙桐,為落葉大喬木,第四紀冰川孑遺樹種。中國特有。分布于腰子寨、天子山和琵琵界的山坡或谷地。5~6月開花;ㄐ驁A似鳥頭,苞片潔白碩大如翅,宛如展翅欲飛的白鴿鴿子是代表和平。1869年以來引種到英、美、荷、瑞(士)、日、俄等國,被譽為“中國鴿子樹”。珙桐樹堪稱“植物界的活化石”,“植物界的大熊貓”、“和平使者”,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。

形態(tài)特征
鴿子花屬于落葉喬木,身高20-30米。樹干直徑最大可超過1米,樹態(tài)端正,軀體筆直;樹皮呈灰褐色。茂密的枝條向上傾斜,仿佛一個巨大的鴿子籠。珙桐葉子長得很密,有些像桑葉,邊緣有尖刺,背面還有紹絲般的絨毛。每年四五月開花,由多數(shù)雄花和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頭狀花序,花色紫紅,好像“鴿頭”。在每個花序的基部,都有一對大苞片,分列于花序左右。大苞片長7-15厘米,寬3~5厘米,起初青綠色,以后漸漸變成乳白色,看上去像花,卻又不是花,奇特秀麗的大苞片形如“鴿翅”,山風吹來,“鴿籠”搖蕩,仿佛成千上萬的白鴿在籠中點頭展翅,美妙之極,所以也被稱為“中國鴿子樹”。
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是鴿子花的故鄉(xiāng),1985年以來,中國科學院、中國林科院和一些外國的專家教授,通過三年時間聯(lián)合調(diào)查,發(fā)現(xiàn)后河原始森林的楊家河地區(qū)現(xiàn)存胸徑8厘米以上的珙桐為1500株,最大的三人難以合抱,最大的一株樹高36米,胸徑48厘米,冠幅8x10米。是世界上最大的珙桐群落,唯一的珙桐原產(chǎn)地。前往后河觀光的游客,可在四至五月份目睹滿樹白鴿的奇觀,中央電視臺曾以《鴿子花》為題兩次來到后河實地拍攝電視歌曲(MTV)外景。
生長環(huán)境
生于海拔1500-2200米的潤濕的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中。
分布范圍
鴿子花
珙桐樹最初由法國的神父戴維斯于1869年在四川穆坪發(fā)現(xiàn),并采種移植到法國。在以后的近一個多世紀里,全世界廣泛引種,大量栽植,成為世界十大觀賞植物之一。1954年,周恩來總理赴瑞士的日內(nèi)瓦參加國際會議,游覽蘇黎世時,聽導游員談起珙桐樹的來歷,問身邊的沒有一個知道;貒罅⒓粗甘居嘘P(guān)人員進行專門研究、栽植。珙桐樹只在湖北利川、神農(nóng)架、四川萬縣、貴州的梵凈山、湖南的武陵源、天門山等地有少量的分布。張家界市對面天門山絕頂分布著一個珙樹群落,有一百多株,實屬罕見。但在四川省雅安市滎經(jīng)縣龍蒼溝鄉(xiāng)發(fā)現(xiàn)了上萬畝鴿子花樹,是世界上現(xiàn)存的最大珙桐林。龍蒼溝森林公園
龍蒼溝國家森林公園是以森林植物多樣性和水景為主,集生態(tài)觀光、旅游度假、生態(tài)游樂、文化娛樂、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生態(tài)型國家公園,它位于四川省雅安市中部的滎經(jīng)縣城境內(nèi),離省會成都196公里,是距成都最近且生態(tài)保護最完好的國家級原始森林公園。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珍稀植被“鴿子花”林。公園莽莽林海,溪瀑眾多,風光迷人,景觀獨物。春可賞杜鵑,夏可避酷暑,秋可觀紅葉,冬可戲瑞雪,瓦山就屹立于公園東北部,在此朝睹日出,晨觀云海,東眺峨嵋,北覽群山,景象十分壯觀。公園占地11.36萬畝,最低海拔1460米,最高海拔2950米,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(qū)年均溫度12.4℃。森林覆蓋率97.5%,以"美在自然,貴在原始"而聞名。公園動植物資源豐富,空氣清新,陽光充足。大熊貓、扭角羚等國家野生珍稀動物時常出沒其間;竹筍、香菇、蕨菜等奇異山珍更是原始森林的獨特奉獻。植物文化
汶川在崛起
2008年5月的汶川曾讓舉國悲慟。幸運的是,通過兩年對口援建,曾經(jīng)滿目瘡痍、災難深重的汶川已經(jīng)脫胎換骨,生產(chǎn)生活條件全面恢復,甚至超過震前水平。地震災后重建的速度、效率、質(zhì)量創(chuàng)造了世界奇跡。一位援川建設者,曾創(chuàng)作感動千萬網(wǎng)友的《老鄉(xiāng)不要怕》、《孩子,你別哭》等抗震救災勵志歌曲的四川籍廣東人范中杰,如今感慨汶川舊貌換新顏,又激情創(chuàng)作了首個反映災后重建成效的歌曲《鴿子花》。鴿子花學名珙桐,為中國特有,最早在四川發(fā)現(xiàn),后引種到世界各地,被譽為“中國鴿子樹”、“植物界的大熊貓”、“和平使者”等!而澴踊ā芳确从沉算氪ㄈ嘶謴椭亟〞r的頑強、樂觀精神,以及對幸福生活的向往,又寓意,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