鬩墻(xì qiáng),漢語詞匯,意思是兄弟之間的糾紛,也比喻內部爭斗。
釋義
謂兄弟相爭于內。后用以指內部相爭。
出處
《詩經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。”
例句
明 吾丘瑞 《運甓記·瑯琊就鎮(zhèn)》:“皇路多艱,鬩墻頻構,愧擁節(jié)旄南控。”
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志三》:“使遭兄弟之變者盡如是,鬼尚有鬩墻之釁乎。”
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演義》第一二回:凡我國民,務念鬩墻御侮之忠言,懔同室操戈之大戒,折衷真理,互相提攜,忍此小嫌,同扶大局。
郭沫若 《賀日本內山書店成立三十周年紀念》詩:“如何壟斷居奇者,尾逐妖星慣鬩墻。”
相關成語
兄弟鬩墻
(xiōng dì xì qiáng)
【解 釋】鬩:爭斗。兄弟之間的糾紛,也比喻內部爭斗
【出 處】《詩經·小雅·常棣》: 鹿鳴之什 常棣常棣之華,鄂不韡韡。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死喪之威,兄弟孔懷。原隰裒矣,兄弟求矣。脊令在原,兄弟急難。每有良朋,況也永嘆。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。每有良朋,烝也無戎。喪亂既平,既安且寧。雖有兄弟,不如友生,儐爾籩豆,飲酒之飫。兄弟既具,和樂且孺。妻子好合,如鼓瑟琴。兄弟既翕,和樂且湛。宜爾室家,樂爾妻帑。是究是圖,亶其然乎。
【用 法】主謂式;作謂語、補語、分句;含貶義
【示 例】郭沫若《棠棣之花》第二幕:“而俠累那家伙,偏偏要兄弟鬩墻,引狼入室。”
【近義詞】同室操戈 、相煎何急 尺布斗粟、參商
【反義詞】一致對外